檔案

漢代簡牘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資料庫整理校對與數位化的典藏品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的漢簡,其中以民國19至20年(1930~1931)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Folke Bergman)等人在內蒙古與甘肅境內之額濟納河流域發掘的「居延漢簡」為主,約11,000餘枚,另外還包括民國19、23年(1930、1934)黃文弼在新疆鹽澤發現的「羅布淖爾漢簡」,以及民國33、34年(1944、1945年)夏鼐、閻文儒勘查玉門關、陽關及漢代邊防烽燧遺址路線,所發現的「敦煌小方盤城漢簡」、「武威剌麻灣漢簡」。

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約計31萬件,含清朝內閣收貯的制詔誥敕、題奏表章、史書、錄書、塘報、黃冊、簿冊、朝貢國表章,以及內閣各廳房處的檔案、修書各館檔案、試題、試卷、瀋陽舊檔等,其中以題奏本章為大宗。這些檔案內容涉及明清時代國家與社會各方面的事務,為研究明清史難得的原始資料。

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目錄索引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所藏清代宮中檔奏摺及軍機處檔摺件之目錄索引,另有付費的全文影像資料庫。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宮中檔奏摺有15萬餘件,軍機處檔摺件有19萬餘件。前者包含康熙至宣統朝的漢文、滿文及滿漢合璧摺,內容豐富,為地方官員直接向皇帝的稟報,並經由皇帝硃批。後者雖係抄件,但史料價值並不遜色,因原摺內所附呈清單、供單、圖表等件多移夾於錄副之中;此外,錄副又記錄了皇帝珠批日期,故參考價值極高。

大清國史人物列傳及史館檔傳包、傳稿數位典藏資料庫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資料庫將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國史館(1690-1911)及民國清史館(1914-1928)人物傳記資料全部數位化,這批豐碩的清人傳記資料包括「傳包」3,500餘包、「傳稿」8,300餘冊以及《晉呈本大清國史人物列傳》1,270餘冊,共約15,000餘位清代重要職官的傳記資料,是研究清代人物以及清史不可或缺的資料。目錄資料庫已開放網路檢索,影像資料庫則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館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中開放。

清宮奏摺檔臺灣史料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系統選輯自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清代《奏摺檔》及《議覆奏摺檔》中有關臺灣部份資料,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以光碟形式出版。所謂《奏摺檔》,是清代軍機處抄錄遵旨議奏或查奏事件的記錄簿;《議覆奏摺檔》則為軍機處抄錄遵旨議覆事件的記錄簿;其內容除抄錄奏摺外,尚抄有咨文、函啟、照會、清單等文書及譯漢奏摺等。

近史所研究所檔案館檢索系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館藏可分為外交檔案(1860s-1970s)、經濟檔案(1903-1980)、民間資料與地圖。本網址可連結至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之資料庫檢索系統,包括近史所檔案館館藏中外地圖查詢系統、中研院暨故宮博物院明清與民國檔案跨資料庫檢索平台、近史所檔案館館際合作資料庫(僅限近史所網域使用)、近史所檔案館館藏檢索系統等。

明清與民國檔案跨資料庫檢索平台

中央研究院暨國立故宮博物院

整合國立故宮博物院的宮中檔奏摺與軍機處奏摺錄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外交與經濟部門檔案以及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內閣大庫檔案。本平台的檢索方式係由平台向各機構資料庫系統進行線上即時查詢,查詢結果與分別至原系統查詢無異。

illustration8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整合檢索系統

Inst.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為推展珍藏文物的數位化,將所內典藏依考古發掘、金石拓片、善本圖籍、少數民族、內閣大庫檔案等五大類,分別建置了12個數位典藏資料庫,本系統中匯集了史語所各式數位典藏資料庫的內容,可讓使用者在同一個介面上查詢相關典藏。

深化臺灣核心文獻典藏數位化計畫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於民國91-101年,就館藏的《淡新檔案》、《伊能嘉矩手稿》、《臺灣古碑拓本》、《田代文庫》、歌仔冊、《狄寶賽文庫》進行影像與全文數位化的相關工作,建置Metadata,並將數位化成果建置資料庫,方便檢索使用。

臺灣記憶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典藏豐富文獻資料,近年來透過各種管道,蒐集了相當豐富之各種臺灣史料,如日據時期臺灣明信片、各地老照片、舊籍、地方志、古書契、家譜、碑碣拓片、視聽資料帶,以及1962年臺灣電視新聞開播以來之每日晚間新聞的數位影音檔案等資料。

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收錄民間文書、個人與家族檔案以及官方檔案等,類型除契書、帳冊、書信、公文等文書外,還包括照片、明信片、地圖、寫真帖等圖像資料,至 2013年4月為止,已開放約3 萬件資料,數位影幅近150 萬幅。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查詢系統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分為永久保存及15年保存兩類,其他另有5年保存、1年保存這兩部分公文書,並包括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高等林野調查委員會、土木局、土木局公文類纂等,由中央研究院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合作整理後所建置的數位典藏系統。

典藏日據時期與光復初期檔案查詢系統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典藏諸多珍貴日治時期與戰後官方文獻,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日本殖民時代官方史料。而光復初期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檔案(5,226冊),及臺灣省級機關檔案更是研究臺灣在戰後之第一手史料。

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卒業報文資料庫

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

將日治時期臺灣農業史料數位化,並建置學術性資料庫及網站,免費提供各界使用,作為促進台灣農業史研究、教學及國際交流之學術平台。

國史館數位典藏計畫數位檔案檢索系統

國史館&台灣大學數位人文中心

本系統由國史館與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發展中心合作建置。資料庫內容包括有: 總統副總統文物:蔣中正總統文物、蔣經國總統文物、嚴家淦總統文物、李登輝總統文物、陳誠副總統文物、謝東閔副總統文物、連戰副總統文物。 一般史料檔案:國民政府檔案、資源委員會檔案、臺灣省政府地政處檔案、外交部檔案、閻錫山史料、汪兆銘史料。共計13個全宗檔案、55餘萬筆目錄資料、660餘萬個數位檔案。所有目錄資料開放於網路上提供各界查詢。

國史館數位典藏計畫史料文物查詢系統

國史館

國史館館藏之史料文物分別蒐採自政府機關、社會團體及個人,所涵蓋之範圍廣泛多元、內容豐富珍貴,其類別可依史料文物之性質、記錄形式及典藏方式,區分為:總統副總統文物、文件史料、專藏史料、個人史料、照片史料、視聽史料、微捲史料、綜合史料等8種。本資料庫提供館藏史料文物整合查詢。

臺灣省諮議會典藏史料數位化計畫

臺灣省諮議會

以臺灣省諮議會現有典藏之史料—臺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省議會時期檔案、公報、議事錄及議員問政錄影帶等史料為標的進行數位化。史料數位典藏之推動,除議政史料得以長久保存及活化利用外,並可提供各級議會史料數位化之技術與軟體開發之參考。

台灣近代醫療文物資源資料庫系統

臺大醫院圖書館分館

由臺灣大學醫學院圖書分館及臺大醫院秘書室所執行建置,將針對醫學校區中重要而特殊之醫療文物、照片和圖書等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數位化和建置資料庫,預計將有助於民眾瞭解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臺灣醫療歷史。

臺灣鄉土文獻影像資料庫

國家圖書館

臺灣鄉土文獻影像資料庫提供地方文獻數位影像檔,文獻來源包含國家圖書館所收藏之各種地方文獻,並擴及各文化局圖書館、文獻會、特色館及文史工作室所收藏之各種地方文獻。

illustration3

全文資料庫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漢籍全文資料庫計畫」的建置肇始於民國73年,為「史籍自動化」計畫的延伸,開發的目標是為了收錄對中國傳統人文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獻,並建立全文電子資料庫,以作為學術研究的輔助工具。「漢籍全文資料庫」是目前最具規模、資料統整最為嚴謹的中文全文資料庫之一。 資料庫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四部,其中以史部為主,經、子、集部為輔。若以類別相屬,又可略分為宗教文獻、醫藥文獻、文學與文集、政書、類書與史料彙編等,20餘年來累計收錄歷代典籍已達811種(新增書目),4億6,595萬字,內容幾乎涵括了所有重要的典籍。

佛教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

中華佛學研究所&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網站特色為提供多語言佛教藏經目錄檢索功能服務。同時,結合GIS系統,建立「佛經詞語索引與時空地理檢索平台」,將佛經文獻、詞彙,以時間與空間立體化結果呈現。

台灣白話字文獻館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揀選出《台灣教會公報》中之文學作品,包含議論文與報導文學,進而延申其內容建置為「台灣白話字文獻資料館」,以供台灣文學研究者更加充足而完整的白話字文學相關資料,補足台灣文學之歷史質量,以利於台灣本土相關研究之發展。

臺灣文獻叢刊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臺灣文獻叢刊」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在1957到1972年間,編印出版的台灣研究相關文獻大集結。其內容可分為三類:一為台灣通志、府志及各縣、廳志,包括重修、續修之各版本;二為各地採訪冊、相關地區志書及輿圖;三為補方志之闕的紀略、資料。

臺灣日記知識庫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包含日記全文及註解內容,約有647萬字,近2萬條註解,且持續新增不同記主的日記。本系統以wiki為建置平台,提供時間序列瀏覽和全文檢索,查詢結果可進一步利用時間分類參照,顯示不同記主同一天日記的記載。

illustration2

人類學

考古資料數位典藏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資料庫來源可分為兩個階段:1949年之前,考古發掘及調查的地點在中國大陸;1949年遷台之後,開展的則是台灣田野考古。大陸考古部分包括大陸各地遺址發掘出土之遺物、照片、記錄、檔案。包括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考古遺址、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安陽晚商文化、濬縣辛村西周遺址、汲縣山彪鎮與輝縣琉璃閣東周遺址及其他採集、購置、受贈的大陸考古遺物。台灣考古部分包括各地遺址發掘出土之遺物、照片、記錄、檔案。包括北部地區:新北市八里鄉十三行遺址暨十三行文化圈遺址、中部地區包括「台灣省濁水大肚兩溪流域自然與文化史科際研究計畫」(與後續研究之重要遺址)以及南部、東部地區多處重要考古遺址。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藏品資料查詢系統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

收錄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帝大時期標本資料庫」、「古文書資料庫」、「民族學標本資料庫」、「影像資料庫」、「多媒體資料庫」,提供關鍵字、編號、族群等檢索欄位,使用者也可以透過「瀏覽」觀看所有內容。

國立臺灣博物館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成果網站

國立臺灣博物館

成立於西元1908年的國立臺灣博物館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之一。本網站將國立臺灣博物館所典藏豐富的臺灣原住民文物進行影像與資料內容的數位化,並配合數位典藏資料庫系統與專題網站,將內容公開於網路供各界的查詢與利用。

illustration5

台灣民族誌數位影音典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本計畫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收藏的一批極具特色的民族誌影音資料進行數位化,這批資料主要是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胡台麗從1984年開始,長達二十餘年主持的各類研究計畫所採集的影音資料,包括錄影帶、電影片、錄音帶以及照片,應是台灣人類學界迄今採集為數最多的一批珍貴民族誌影音資料。這批由研究者於田野進行參與觀察及知識實踐期間所採集的一手影音資料涵蓋台灣各族群,有南島語系的原住民以及漢語系的閩南、客家和外省榮民之影音紀錄,呈現台灣文化的多樣性與豐富內涵,可據以研究和瞭解台灣各族群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變遷。

中研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本網站的目標在整合民族所各項收藏與研究之數位化資源,並作為人類學分散式數位知識網的一個節點,依主題與功能可分為三大部分:一、主題展覽:本所數位典藏展示,不定期邀請專人策劃展覽;二、研究專題:所藏數位典藏「知識網」,以不同主題呈現本所相關研究之介紹與成果;三、藏品資料庫:收錄本所數位化藏品,使用者可於此查詢本所各數位化資料庫。

中國西南少數民族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民國18年到32年間,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早期研究人員,在中國南方、西南和東北地區,進行中國有史以來有計劃的、科學性的跨省區田野調查工作。他們蒐集並且留下極為豐富的近現代中國少數民族文物、文書與田野照片。這批民族調查報告,對當代中國民族主義與少數民族相關的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均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

數位臺灣客家庄

客家委員會

網站內容共分為聯合目錄、客庄主題、客庄地圖、印象客庄及客家影音五大主題。除了系統性地整合客家文物典藏,提供民眾查找資料,並以主題和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客家建築與風俗民情。

善本古籍

古籍影像檢索系統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所保存的善本書多達一萬兩千餘部,內容包含古典文學、史學及哲學,特別是明代所刻印的古籍佔了約近一半,這些第一手的古籍史料對於中國古代社會、文化以及經濟各方面的研究很有幫助。

故宮善本古籍資料庫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所藏善本古籍除了承繼自清宮舊藏之外,也包括楊守敬於晚清在日本蒐購的觀海堂藏書,以及民國七十四年由教育部撥交本院保管的北平圖書館善本古籍,和一部份近年接受外界捐贈及陸續收購者。本資料庫包含影像和後設資料,採「部」-「冊」-「圖」的連結架構,尤其是各冊以細目連結影像檔,讓使用者能依不同需求,得以快速獲得所需資料。

傅圖善本古籍數位典藏系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傅圖希望以既有的數位化經驗為基礎,發展並建置專題數位典藏資料庫,可透過不同欄位之設計,串連相關之典藏系統,以滿足各種不同使用對象的資訊需求。 使用對象可分為三個層次,由繁至簡依序為研究層級、教育層級、公眾層級。研究層級所提供之內容為最完整之系統欄位,由使用者個人選擇所需資源;教育層級則 依其學校課程彈性萃取所需教材資源;公眾層級則提供一般大眾對善本圖籍之基本認識及圖象。

傅圖館藏印記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資料庫的建置在於整合傅圖所有典藏之印記,並將傅圖典藏之善本古籍、拓片上原鈐之收藏家、鑑賞者、題識者等印記予以析錄,冀能獲取版本佐證、遞藏經過、印主梗概等,兼及篆刻之文字書法與藝術之美。

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收錄日治時期圖書館舊有館藏,其來源為臺史所古籍,以及本所和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合作典藏之數位化舊籍。至2013年4月為止,開放約3,300百冊圖書、百餘種期刊、百萬幅影幅。本館將持續匯入數位化內容,提供更豐富的數位資源。

illustration6

拓片

甲骨文拓片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典藏對象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收藏的甲骨文拓片,約四萬餘件,從來源來看,可將其分為考古發掘的甲骨,以及後來購藏的甲骨與拓片。書目如《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甲編.圖版》、《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乙編.圖版》、《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乙編.補遺》、《小屯.第二本.殷虛文字.丙編》……等等。

青銅器拓片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典藏對象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的漢代石刻畫象拓本資料庫青銅器拓片,包括品質精美的全形拓片,以及數量龐大的銘文拓片,多為前故所長傅斯年先生向收藏家吳式芬、劉體智、陳介祺等人購得。典藏品書目為:《吳式芬所藏金文拓片》、《善齋藏器全形拓本》、《善齋金文拓片餘存》、《謐齋金文拓本》、《大興馮氏玉敦齋吉金全拓》、《北平孫氏讀雪齋藏器搨本》、《北平孫氏讀雪齋藏器拓片》、《北平孫氏藏古兵器拓本》、《雪堂藏金文》、《簠齋積古金文》、《簠齋吉金拓本》、《阮氏家廟藏器四種》等。

國家圖書館金石拓片資料庫

國家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創立初期即採購天津孟繼壎(字志青)舊藏石刻拓片,奠定了館藏金石拓片的基礎,其中留有孟氏題記的近150種,尤為精華所在;而最重要的則是抗戰期間於民國29、30年間對江南淪陷區善本書的大規模搶救行動中所蒐購的不少金石拓片,嗣復購得商承祚所藏一批金文全形連銘拓片,拓印極精,允稱極品。逮民國71年本館委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師生,代搨臺南碑林;近又新購漢代四川畫像磚石拓片一批,均屬罕見之珍貴資料。總計本館所藏金石拓片,共6,462件,12,462幅。其中以墓誌2,820件為最多,次為刻石2,826件、吉金(金文全形)771件。

漢代石刻畫象拓本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本資料庫資料來源,主要是來自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所收藏漢代石刻畫象拓本1,500多件,這些拓本來自山東、河南、四川、江蘇等地所出土的漢代石磚構造之墓室、棺槨、祠堂、墓闕、碑等建築遺存之畫象石或畫象磚。多數拓片藏品,為民國17年(1928)至26年(1937)抗戰期間,經由傅斯年、徐中舒、董作賓、勞榦等前輩,透過贈送、交換、購買或田野調查時拓製而得。其中有不少現今罕見的精拓本,較之目前國內外所出版圖錄更為精美、完整。尤其1960年代大陸地區歷經文革後,不少漢代石刻畫象原石慘遭破壞或已蕩然無存。這批早期的拓本,協助學者在原石細部資料上提供不少佐證,極具參考價值,彌足珍貴。

佛教石刻造像拓片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佛教造像拓片是全台灣收藏最豐富者。這些拓片以中國為主,地區包括河南、河北、山西、山東、陝西、四川和甘肅等,始自西元五世紀初,迄自民國,此外也有少數是外國的造像拓片,如日本法隆寺金堂釋迦、藥師等造像記。從拓片上的收藏印章來看,有的原為桂馥、端方、周星詒、徐乃昌、柯昌泗、潘士魁、鄭盦、劉喜海等人的舊藏,其中以周、柯二氏為最。陝西耀縣造像的部分則是本所石璋如先生田野調查時所購得的。拓片內容包括造像者之發願文、造像緣起、法會的邑義人力組織,是中古時期重要的民間社會史料,許多原碑已不存,故拓片成為唯一保存之遺物。

遼金元拓片資料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資料庫內容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遼金元三朝(907-1368)的碑拓為主,其中以元代拓片佔絕大多數,金次之,遼拓最少,但皆屬珍貴的歷史文物。拓片的類型包括墓誌、墓碑、造像、經幢、詩詞、聖旨等,語文除漢字外,更涵括梵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畏兀字及八思巴字蒙文、藏文等,豐富多采,充分反映出遼金元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現象,都是遼金元史研究上極其寶貴的資料。

藝術&影音

故宮器物數位典藏系統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本站提供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數位典藏內容檢索,內容有牙骨角蚌皮器、木竹漆器、銅器與金屬、玉石器、陶瓷器、琺瑯器與玻璃器、其他文玩等。使用者可透過檢索,閱覽物件圖片及其解說文字。

故宮書畫數位典藏系統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書畫處所典藏的繪畫、書法、碑帖、織繡類文物,總數近四萬件(11,000餘組件)。故宮書畫數位典藏子計畫於過去數年間已建置故宮書畫典藏系統、書畫庫房管理系統,及書畫展覽管理系統、書畫人名權威資料庫、書畫款識印記資料庫等資料庫等系統。

日治時期日人與台人書畫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本計畫藏品包含了大量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官僚以及日本名人的書畫作品,這些作者都曾在日治時期與台灣有過直接或間接的互動,藉由他們的作品有助於了解日治時期統治階層的藝術品味、日台關係以及當時東亞局勢的某些側面。

日治時期臺灣曲盤數位典藏計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典藏中心

將李坤城先生所收藏之臺灣代表性留聲機唱片數位化,並架構一個具有文本脈絡的網站與檔案資料庫來呈現成果。以第一類臺灣唱片為主,典藏範圍除了延續戲曲唱片外,加上非常稀有完整的客家音樂唱片,以及極為特殊第五類的教育唱片共計約648張。

illustration7

台灣本土音樂家之影音典藏-李泰祥大師

李泰祥數位音樂博物館&國立交通博物館

以李泰祥老師所提供的各式樂譜文件掃描為主,並蒐集其相關的影音資料,另一方面從完整李老師大事年表、作品一覽表、新聞事件、期刊資料等,提供一般民眾做音樂賞析、或音樂教育者研究與教學更完整的圖譜。

地圖

地圖數位典藏整合查詢系統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本資料庫為12個地圖資料庫的整合查詢介面,收錄的資料庫包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地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典藏地圖、日本科學書院複刻中國大陸地形圖、國防部典藏中國大陸地形圖、內政部地政司典藏大陸各省陸測地形圖、內政部地政司典藏各式主題地圖、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典藏歷史地籍圖、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典藏日治時期地圖、經濟部水利署典藏日治時期地圖、經濟部礦務局典藏礦區相關地圖、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典藏主題地圖、日治時期地圖臺灣各式地形圖。

數位方輿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

本資料庫收錄157件美國國會圖書館典藏明、清以來至20世紀前的古地圖,這些地圖部分為清宮舊藏,清皇室退位前後,大量的地圖因種種原因散落海外各地。共可分為全國政區總圖、地方行政區圖、河運水利及河工圖、軍事交通圖、城市地圖、邊界及周邊國家、山陵寺廟宮苑帝陵、民生經濟圖、複合式地圖等九類。所有地圖均提供中英文詳細後設資料及解說。

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

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

系統中基本空間圖資以譚其驤先生主編之《中國歷史地圖集》為主要的基礎,提供上古至清代,上下逾二千年的中國歷代基本底圖,並輔之以持續整理蒐集之各類歷史地圖、遙測影像等基礎圖資。

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文史地理資訊系統

元智大學

以譚其驤的宋代地圖為主,輔以歷代方志地圖、當代行政地圖、將蘇軾行經之處與蘇軾所留下的文學作品及與各地各物互動發寫的詩文,建置包含人事時地物的蘇軾地圖,以作為文學與歷史、文化、地理關係交互影響的文學地理教學網站。

唐宋詩詞作者及作品分佈地理資訊系統

元智大學

將已有的唐宋詩詞作品及作者資料庫,引用GIS技術及其他資訊工具,建置唐宋代詩詞作者及作品分佈與變遷地圖,作品分佈資料則除了與作者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外,更包含作品相關地點,以作為中國文學、文化與地理關係研究的平台。

illustration4

其他

漢學研究中心

國家圖書館

本中心重要工作項目,包括:蒐藏漢學資料,提供閱覽服務,獎助國外漢學家來臺研究,編印漢學研究論著,出版目錄索引,報導漢學研究動態,舉辦大型國際性專題研討會,赴國外辦理書展宣揚中華文化等,在中國人文研究與國際漢學研究交流上,已奠定良好基礎。

典藏台灣

中央研究院

完整收羅「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來自各參與單位之成果,「珍藏特展」單元以專題介紹台灣典藏的多樣內容,「目錄導覽」收錄來自全國各地典藏機構的百萬藏品,「技術體驗」展示各類技術應用,「教育學習」、「學術研究」、「創意加值」等單元則彙整相關計畫之成果網站資源。

Digital Taiwan - Culture & Nature

中央研究院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之多語化成果入口網,目的在多國語言整體呈現台灣豐富的數位典藏成果。使用者可藉此瞭解典藏於台灣的重要藏品,閱讀精選典藏的專題介紹,或欣賞個別的典藏圖片或影音。網站並提供教育資源、互動式專題展示等。部分內容並有日文與西班牙文版本。